由日本學者長町三生於1970年開始發展的感性工學(當時稱為情緒工學,在 1988 年長町教授才將之改稱為感性工學,Kansei Engineering),是一個很適合用來探討使用者經驗的研究方法。30 多年來,感性工學在日本產業界所獲得廣泛應用,以及其所締造的諸多成功例子來觀察,此研究方法不但是一個能夠協助設計師,瞭解使用者經驗並創造出傑出產品的實用工具,也是一個國內企業在自創品牌後,能夠洞燭市場先機,締造事業佳績的利器。
基本上,長町教授所提倡的感性工學系統,是一個建立在對於消費者的調查瞭解上,結合先端運算技術的一個電腦輔助設計系統。它的目的,是希望能運用科學的方法以及電腦在資料分析與推論上的長處,經由消費者的調查研究,建立設計導向的感性資料庫,協助產品開發人員掌握時下消費者的心理需求,進而創造出符合市場期待的使用者經驗
感性調查實驗設計工具:這是一個協助研究者運用 XML 技術,設計調查實驗的電腦工具。透過妥善的程式設計與規劃,使用者只要按照螢幕上的指示,針對系統所提供的互動式 SD 法調查工具,輸入所要探討的刺激物(並針對各刺激物建立其詳細的屬性、意象詞對、實驗的說明文字、以及希望受測者提供的個人資料項目;而後,系統便能夠產生一個互動式的調查程式,提供研究者利用實驗室的電腦或透過網際網路,蒐集目標消費者的感性資料(。在電腦的協助之下,每一位受測者的調查內容,可以完全由電腦的隨機運算所決定,如此可避免刺激物的實驗順序所可能產生的誤差;結合了網路調查的便捷性,更可大幅提升意象調查的廣度。
研究室未來若有人想把學長姐的研究以實體呈現(主觀環境調查分析)的話,這套軟體可以節省傳統問卷法的時間,短時間內便可以產生大量的分析數據。
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
CAKE : 整合導向之感性工學分析系統
標籤:
scientific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